-
九月10日
-
评价克拉霉素分散片联合 阿奇霉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。方法:选取我院2013年10月-2014年10月收治的36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,随机分成观察组(18例)与对照 组(18例),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,观察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分散片+阿奇霉素治疗,对比两组的疗效。结果: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(P<0.05),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(P>0.05)。结论:使用克拉霉素分散片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,能提高治疗效果,减少不良反应。
支原体肺炎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之一,近年来,随着环境的变化,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,据相关资料统计,在各种肺炎中,支原体肺炎约占10%。本病早期患者可能无症状,且发病缓慢,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、呕吐、发热,头痛、咳嗽等症状,重者会发生死亡风险。为了探究克拉霉素分散片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疗效,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6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,发现联合治疗组效果更优,现汇报如下。
1 资料与方法
1.1 一般资料
择取我院2013年10月-2014年10月收治的36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,其中男性20例,女性16例,年龄19-46岁,平均年龄(32.6± 2.5)岁,病程11-56d,平均病程(17.4± 3.1)d。患者的合并疾病为:肺不张(4例)、胸腔积液(6例)、心肌损害(10例)、肝损害(9例)、胸膜改变(2例)及血沉加快(5例)等。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,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等均无统计学差异(P>0.05)。
1.2 治疗方法
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等,比如吸氧、保肝、平喘、化痰等。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,静脉滴注,剂量10mg/kg/d,1次/d,用3d停4d。观察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分散片+阿奇霉素治疗,其中克拉霉素分散片口服,剂量15mg/kg/d,2次/d,用5d停2d,阿奇霉素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。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个月。
1.3 观察指标
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变化,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、肝肾功能及X线检查等,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退热时间、咳嗽好转时间、啰音消失时间、X线恢复时间等。
1.4 疗效判定标准
显效:用药7-10d后,患者的症状或体征消失,X线检查显示病灶完成吸收;用效:用药7-10d后,患者的症状或体征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,X线检查显示病灶部分吸收;无效:未达到上述标准。
1.5 统计学方法
采用SPSS15.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,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,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,P<0.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。
2.1 治疗有效率比较
经过治疗后,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2例,有效5例,无效1例,治疗有效率为94.4%;对照组患者中显效8例,有效6例,无效6例,治疗有效率为66.7%,两组比较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。
2.2 其他临床指标比较
经过治疗后,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、咳嗽好转时间、啰音消失时间、X线恢复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,两组比较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见表1

2.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
在治疗过程中,观察组患者共发生3例不良反应,发生率为16.7%,主要为2例腹痛,1例头痛,对照组患者共发生2例不良反应,发生率为11.1%,主要为腹泻,两组比较,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。
3 讨论
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,本病发生的机制为:支原体吸附在呼吸道黏膜表面,影响纤毛的活动,同时通过释放过氧化氢加速肺组织、细胞的损伤等,患者通常出现发热、头痛、肌肉酸痛等症状,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及精神状态等。
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,具有较强的组织穿透力,细胞浓度高,且半衰期长,能通过阻断病原体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抗感染作用,因而广泛用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中。但随着病原体耐药性的增加,在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方面,单独应用阿奇霉素的效果并不理想。克拉霉素为红霉素的衍生物,也属于大环内酯类,其抗菌活性强,而酸,具有较长的半衰期,且安全性较高,因而近年来广泛用于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当中。
本研究结果显示,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,退热时间、咳嗽好转时间、啰音消失时间、X线恢复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,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,说明克拉霉素分散片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,安全性高。
综上所述,使用克拉霉素分散片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,能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,促进患者的恢复,同时不良反应较少,因此,值得应用及推广。
《大家健康》2015年5月第9卷第9期 药学与临床
宋熙福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口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
【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,你呢?】
- 评论:(0)
【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】